时间:2023-05-01 00:35:33 | 浏览:684
一、什么是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是小儿推拿师的双手,在患者身上某部及穴位进行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或清(泻)、或补、或清补兼施等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即称手法。推拿师在操作时,必须达到轻快柔和,平稳着实,轻而不浮,快而不乱,慢而不断,重而不滞的操作要领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穴位分型
人体各部穴位,一般分点、线、面三种类型。
1、点型:
人体某部位或经络穴位,采取揉、拿、点、捣等手法称为点型。如小天心、二马等穴。
2、线型:
人体某部位的二点中间的连线,这个长型的穴位,采取用推、打、提、捏等手法,称为线型。如天河水、六腑等穴。
3、面型:
人体某部或经络穴位(面积较大的穴位)采取推运的手法,称为面型。如八卦、板门等穴。
三、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基本手法(16种)
1.推法
2.拿法
3.按法
4.揉法
5.摩法
6.运法
7.掐法
8.捏法
9.搓法
10.摇法
11.刮法
12.擦法
13.捻法
14.拍法
15.捣法
16.捏挤法
1.推法
直推:以拇指桡侧缘或螺纹面,或食中指螺纹面在穴位上进行直线推动
分推:用两手拇指螺纹面或桡侧缘,或食中指螺纹面,自穴位向两侧推动,或进行8字推动
旋推:以拇指螺纹面在穴位上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推动
合推:用两手拇指螺纹面或桡侧缘,或食中指螺纹面,自穴位两旁推向穴位合拢
操作要点:
用力均匀连贯 直线单行方向 轻而不浮,快而着实
离心方向为清,向心方向为补
2.拿法
“捏而提起”
操作要点:
用力要由轻到重 再由重到轻
刺激较强,用于颈项 肩部和四肢穴位
3.按法(指按、掌按)
按而留之,一压一放,反复进行
操作要点:
着力部位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由轻渐重,切忌粗暴
常和揉法配合应用,“按揉法”
指按法用于“点”状穴,掌按法用于“面”状穴
4.揉法(掌揉、指揉)
操作要点:
操作时,腕关节放松,手指自然伸直,吸定于穴位而不在皮肤上摩擦
用力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性
以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5.摩法
操作要点:
不要带动皮下组织
摩法对消化系统疾病最有效果
急摩为泻,缓摩为补
该手法操作时间较长,以局部产生温热感或感到胃肠蠕动为宜
6.运法
施术者用拇指或食中指端在穴位上做弧形或环形运动
操作要点:
操作时指面要紧贴体表,用指端在体表穴位上作旋转摩擦移动,不带动皮下组织
力量宜轻不宜重,速度宜缓不宜急
小儿推拿中力量最轻的手法
7.掐法
用拇指垂直用力,或用指甲重刺患儿敏感部位或穴位
操作要点:
用拇指指甲逐渐用力,垂直掐压穴位,掐时缓缓用力,切记猛然用力
刺激力强,注意不要掐破皮肤
8.捏法
1、施术者用拇指与食中指夹住脊柱两侧的皮肤,三指同时用力提拿,双手交替向前捻动
2、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双手交替向前捻动,边推边捏边提拿
操作要点:
用力适当,切不可拧转
提拿皮肤过多,则手法不易捻动向前;提拿过少,则易滑脱停滞不前
动作连贯,须沿直线进行,不可歪斜
捏脊方向须根据病情,由上而下为泻,由下而上为补
9.搓法
施术者用双手掌心夹住或贴于一定部位,相对交替用力进行相反方向的来回快速搓动或搓摩,同时进行上下往返移动
操作要点:
搓动频率要快,上下移动速度要慢,但不要间断
10.摇法
(非专业人士不建议用此方法)
操作要点:
大幅度环形旋转运动
动作要缓和稳定,不宜急躁,用力宜轻不宜重
幅度要从小到大,不得超出生理范围
11.刮法
(非专业人士不建议用此方法)
用汤匙、钱币的光滑边缘或用食指的桡侧缘,紧贴皮肤由下往上或由内向外刮动
操作要点:
压力适宜,节奏轻快,用力均匀
刮至皮下充血或皮肤见紫红色即可
12.擦法(掌擦、鱼际擦、指擦)
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操作要点:
不可歪斜,往返距离要长
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但不要用强力压,以免擦破
以透热为度
13.捻法
操作要点:
拇指与食指螺纹面捏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进行搓揉
动作灵活,快速
14.拍法
操作要点:
五指并拢,用空掌拍打体表
上臂姿势稳定,前臂主动起落,腕关节随之进行相应的屈伸动作
操作时须用力轻重适度,有节奏感
15.捣法
操作要点:
用中指指端,或食、中指屈曲的指间关节着力,进行有节奏的叩击穴位的方法
操作时指间关节自然放松,由腕关节主动屈伸,带动手指进行
动作要有弹性
16.捏挤法
操作要点:
本法重刺激
操作后要配合揉法
小儿推拿的优点
一、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辨证理论和中医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通过专业人士的手法作用于小儿某些特定的穴位,改变或调节宝宝的生理、病理状况,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
小儿推拿具有推拿时间短、不打针、无痛苦、无创伤、无毒副作用、没有任何不良刺激、远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特点,可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和自愈力,调理体质,改善机体免疫力,属于中医绿色自然疗法。
三、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已病先知,病后防愈。小儿推拿为儿童健康和保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安全、有效、自然、绿色的方法,可预防病毒侵蚀和滋生,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
老年痴呆征兆测试
阿尔茨海默症权威测试题,只要你能找到骆驼,就不会得老年痴呆症。
在公|号后台输入“骆驼”查看结果
手护颐朵期待朋友们的关 |注,
期待与每个喜欢中医推拿的你,
一起见证更好的中医的未来!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种,通过对宝宝身体的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不适、促进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在传统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
1、补脾经,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在呼吸道感染后也会补脾养肺培土生金。2、顺运八卦,脾胃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用。3、掐五指节,宝宝受到惊吓之后的常用手法4、揉涌泉,头痛发热,呕吐腹泻,补益肾气。5、捣小天心,清热镇惊,用于惊风、抽搐、
嗨,大家好我是小郎中官微今天讲解的是: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23处小儿推拿穴位手法全解析1小儿按摩罕用伎俩有哪些一 脾经穴1、穴位地位:拇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掌指枢纽关头)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罕用伎俩:(1)补脾经:向心性推之(拇
孩子与父母间的喂饭拉锯战并不少见,厌食已然成为独生子女的通病,尤其常见于2-4岁的儿童中间,5-6岁的孩子厌食情况也趋于普遍。父母们关心的是,除了吃药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绿色、无副作用的方法治疗小儿厌食?这时,小儿推拿或许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
小郎中官微温馨提示:小儿小病,主要原因多为受风、受惊和积食。郑重其事的打针吃药,总觉得心疼孩子受罪,顺其自然,又觉得自己是后妈。今天小郎中官微选了几种最常见的介绍。我们五指小郎中官方网址:www.zyxlz.cn。文 合阴阳--祛痰散结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关于举办常见小儿疾病的小儿推拿手法学习班的通知各相关单位:为助力“健康中国”,关心关爱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促进儿童中医康复从业者深度掌握小儿推拿保健治疗水平,结合常见疾病分析来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习得中医,用到中医,快速掌握小
宝宝脏腑比较娇嫩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形气未冲”,这个阶段的宝宝五脏六腑的很能很不完善,尤其在消化方面表现的很娇嫩,宝宝的消化功能弱就需要合理饮食,不然很容易就会引起宝宝的小儿积食。小儿积食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小儿积食,急性小儿积食
儿童脾胃虚弱、运化能力差,所以平常饮食稍不注意,或饮食过量,或生冷不均,均易导致食积。如果不及时调理,常常引发感冒、发烧、咳嗽等问题。专家推荐的推拿方法很简单,轻轻松松就能调理宝宝的食积问题。第一招:掐揉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指间
每到秋天,不少孩子开始咳咳咳~在一些幼儿园里,各种干咳的声音此起彼伏!别说爸妈了,旁人听了都觉得心疼不已~直言最听不得小孩子咳嗽了!秋季的咳嗽与其他季节的咳嗽有些不同,通常是干咳、没什么痰,咳嗽的频次比较密集,通常要咳很多下才能止住,而且咳
推、拿、提、捏、揉“不吃药不打针 手到病除”最近几年被称为“绿色疗法”的小儿推拿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青睐但不是所有的推拿都可以去!新乡辉县的杨女士在推拿之后永远失去了自己才三个月的宝贝……△《都市报道》:三个月婴儿 推拿后身亡(完整节目视频)
西安4个月大女婴推拿后身亡 来源:华商网又有婴儿接受推拿服务后死亡。据华商网报道,4个月大的西安女婴小雨,还没学会叫声妈妈便永远地离开了。因上呼吸道感染,听从社区医院进行推拿调理后,仅仅过去了18分钟,孩子出现异常。后经西安高新医院抢救仍无
小儿厌食多因喂养不当厌食是指儿童较长时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多见于1-6岁儿童。厌食的儿童形体偏瘦、面色少华,一般精神尚好;但如果病程太长则会导致孩子形体瘦弱,体重减轻,精神疲惫,抗病能力差。引起小儿厌食的主要原
1、开天门:医者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眉心交互推至前发际,推24次,常作为每次推拿的第一个步骤。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头痛、惊风、神疲乏力等症。2、推坎宫: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一般分推24次,常
孩子生病,担心药物含抗生素副作用大,不少家长开始青睐不打针不用药的“小儿推拿”疗法。12月11日,成都市民高先生2岁的女儿甯甯因为咳嗽,在一家小儿推拿机构进行推拿治疗,没想到耽搁了就诊时机,最终被诊断为肺炎,前后三次住进医院,期间一度病危,
学无止境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小儿推拿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